直播主題為三個板塊:
第一:對物流的認知;
第二:3PL與4PL;
第一板塊:物流認知
首先劉總舉例說明了他本人對于
物流的認知,劉總本人接觸
物流行業已經近十年了,經常會問一些朋友,你主要是做什么的,他們給其的答案經常是有2種,我是做
物流的,我是做倉庫的。從這點可以看出來大家是把物流和倉庫放在平級上的,其實不然,物流是一個大的集成,他是包含了倉儲和運輸這2個基礎物流點。劉總認為其實很多做物流的人,他實際做的是運輸和配送,而且這個現象的認知在物流行業有近80%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從
物流這個概念的誕生日起,已經有近100年的發展歷史,最早是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是由美國率先提出的,在這個階段是
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階段,原意“實物的分配”,翻譯過來就是指把企業的產品怎么樣分送到客戶手中的一系列活動,這是美國的一位市場營銷學者從市場分銷的角度提出的
在20世紀50年代這個“實物分配”概念傳到了日本,在日本的到了承認、并快速的發展壯大,后又逐漸傳到了歐洲、北美,同時日本在此基礎上將“事務分配”的概念升級成為“
物流”這個名詞。
在70年代末的時候引入到中國,中國的
物流術語中的定義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具體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并進行有機結合,最終把整個
物流的過程形成一個閉環。
物流認知
接下來,劉總從物流行業的分類發展入手,講解介紹了對于
物流的認知。
從
物流的實際的承擔方的角度,物流可以分成4種類型,即第一方
物流、第二方
物流、第三方
物流及第四方
物流(1PL、2PL、3PL、4PL)
第一方
物流:商業的供應方為提升自身的產品或原料的供應綜合服務,自己承擔向需求方送貨的
物流服務,這塊主要是以生產廠家、原材料提供商為主,他們自己配備規模較大的運輸工具(如車輛、船舶等)和運輸自己貨物所需要的倉庫等物流設施,來實現自己貨物轉移;
第二方
物流:商業的需求方為滿足自己企業在原材料的采購及產品銷售輸出的
物流需要,由自己來提供
物流服務完成物流需求。這塊主要以生產制造企業、流通型企業為主,同樣他們自己配備規模較大的運輸工具及配套的倉庫設施。
第三方
物流: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商業本身對物流需求專業化的一種升級的體現,顧名思義,他是由商業的提應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運作方式。
第四方
物流:是屬于一個新型的物流模式,他是供應鏈的集成方,不直接參與
物流過程運作,而是通過信息化平臺對供方、需求及第三方物流承擔方進行供資源整合,通過對供應鏈的運營統籌、共享整合等管理手段為前面的三方提供物流指導服務,以管理費、信息費的方式來獲得盈利點。
綜合上面的四種
物流企業分類,我們說的第一方、第二方統稱為企業
物流;而第三方、第四方稱之為物流企業。
上海百弘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為物流園區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交易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百弘軟件通過物流管理軟件幫助客戶節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電話:400-8939-255